防卫域名系统安全 国际化顶级域名联盟成立
6月13日上午,第三届亚太互联网基础资源能力建设合作项目(APICB)在北京举行。该项目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和亚太顶级域联合组织(APTLD)联合主办,为期5天。欧洲联盟驻华代表团以及来自俄罗斯、新加坡、泰国、老挝、斯里兰卡、尼泊尔、南非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行业代表、技术专家受邀出席。会议就亚太地区域名系统技术、IP地址管理及其他互联网关键技术等的跨国战略合作与能力建设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互联网安全问题接连不断地发生。这些安全问题都和域名系统有密切关联。突发大面积网络访问故障如“多米诺骨牌”般造成了严重的连锁危机,曝露出相关层级的域名系统的安全隐患。
据了解,完整的域名系统由本地域名服务器、根域名服务系统、顶级域名服务系统以及各级域名服务系统等四个层级构成。任何一层遭遇攻击,都会导致相应范围的网络应用瘫痪,大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全面瘫痪,小到某个企业网站无法访问。
根据亚太地区民意DDoS报道指出,DDoS攻击范围日益扩大,政府、非盈利机构,民营企业和银行都在受影响之列,严重威胁了亚太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加强亚太地区合作研究,实现DNS安全保护的技术突破和资源推广,提高互联网基础设施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加强亚太互联网基础资源能力建设合作的重要价值还在于有利于进一步消除数字鸿沟,帮助欠发达地区实现互联网技术和资本投入的平衡,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互联网使用统计情况,截至2015年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达到32亿人,发展中国家的用户约有20亿人,但仍有40亿人未使用网络。这种国家间及国家内部互联网发展长期不均衡的现象,也引起了互联网机构的关注。CNNIC主任李晓东研究员表示,该合作项目是希望在亚太地区搭建长期的互助合作平台,通过分享和交流行业知识与技术,进一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数字信息社会的互联互通和提升互联网基础资源能力建设。这也有利于改善亚太地区的互联网环境,提升亚太地区在国际互联网机构和社群中的整体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开幕式上还启动了由CNNIC倡议的国际化顶级域名联盟(ITI)成立仪式。而这一机构的成立有利于推动国际化域名(IDN)与国际化邮件地址(EAI)在全球的研究和应用部署,建立国际化的信息分享平台。
国际化域名(IDN)也称多语种域名,指在域名字段里含有非英文字符的域名。国际化邮件地址,也称国际化多语种邮箱,是指电子邮件地址中含有中文、日文等非英语字符的电子邮件地址,如“张三@光明网.中国”。CNNIC技术专家姚健康表示,国际化多语种邮箱电子邮件地址可以支持不同国人民使用本国语言作为电子邮件地址收发邮件,这些都有利于互联网更加多样性,扩大我国在国际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来自光明网